【新闻】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规划筑基期湖北3地做法值得借鉴膜稃草
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规划筑基期,湖北3地做法值得借鉴
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进展如何?近日,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调研荆州、黄石、黄冈、咸宁等多地发现,各地建设进展不一:有的地区即将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,推动规划落地;有的仍处于规划启动阶段,正在紧张编制;也有的起步较晚,暂时还没有动静。从目前的进度看,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规划筑基期。
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
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,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,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、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、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、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。
5月,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》,要求各省按照要求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技术标准、规范和管理要求,做好新时代的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。
随后,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委农办、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联合发文,全面启动湖北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。要求2019年确保全省1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,2020年在有条件、有需求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。
据了解,湖北省103个县中需要开展村庄分类布局和村庄规划工作的有80个。目前已建立党委政府负责村庄规划工作机制的共62个,已经开展村庄布局安排和村庄分类工作的60个,其中已完成14个。全省24312个行政村,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的约2万个村,今年以来已经开展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2937个。
另外,纳入2019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名单的1000个行政村,已经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的593个,其中已完成的188个。
三地规划模式值得借鉴
目前,湖北省普遍实施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市县共70个,在“3+1”规划编制中,湖北各地积极实践探索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方式,部分县市区的做法值得借鉴。
荆州:乡村振兴联点共建工作机制
2019年,荆州市计划完成71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,另选取29个行政村同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,共计100个,并从中选取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平原湖区特征的10个行政村作为村庄规划编制市级试点。为帮助科学编制村庄规划,指导先规划后建设,荆州市建立了乡村振兴联点共建工作机制,124个市直单位联点共建84个村。
团风:编制“求同存异”的建设规划
团风县突出规划引领,编制“求同存异”的建设规划,一村一景,建设各具特色、千村千面的美丽乡村。县政府负责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,乡镇、村负责编制村庄建设规划。由县农业农村局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筛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单位。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为2019年列入省级13个示范村和49个整治村,另外村委会意向强烈、村民积极性高的村也可以提前编制。
宜城:探索“一图一表两池一说明”
宜城市探索实践了“一图一表两池一说明”的村庄规划编制路径。“一图”就是编制“1+N”张图,包括1个村域综合规划图和多个集中居民点建设规划图。“一表”就是拟定各村、居民点项目配建表,包括水、电、路、气、产业发展等项目分布情况。“两池”就是建立资金池、资产池,资金池包括部门项目资金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等;资产池包括集体的土地、山林等资源型资产,房屋、农业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。“一说明”就是规划图、项目表等设计参数说明书。以图表形式直观展现的村庄规划,让老百姓也能看得懂。
宜城市坚持突出重点、分类指导、分步实施,将全市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的182个村划分为示范型、整治型、一般型三大类,其中示范型村庄9个、整治型村庄37个、一般型村庄136个,形成了“示范村引领,整治村提升,一般村跟进”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路径。宜城市已投入4000余万元,采取“先建后补”“以奖代补”等方式先行先试,保障了村庄规划项目有力有序推进。目前,宜城市已完成50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,预计今年10月底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。
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认为,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、有序推进,通盘考虑土地利用、产业发展、居民点布局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,编制“多规合一”的实用性村庄规划。同时,要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,把村庄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、基础性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