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指数升至10888点义乌实体经济春光初现-(XINWEN)
【最新消息】
“V”字形走势
今天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群牛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,一个好消息可以让近10万义乌商户平添信心。最新出炉的义乌市场信用指数报告显示,2008年12月义乌信用指数已经升至108.88点,升幅达3.01%,义乌实体经济春光初现。
从去年10月的108.08点,到11月的105.70点,再到12月的108.88点,信用指数呈现“V”字形走势。在英文中“V”是胜利(Victory)一词的缩写,尽管只是一个巧合 ,但对义乌企业主和经营户而言,无疑很讨彩。
【新闻纵深】
实体经济初回暖
2008年12月,义乌外贸出口额、市场成交额、财政收入等几项重要数据都较11月有较大增长,其中,海关单月出口标箱2.3万个,全年小商品累计出口标箱数首次突破50万大关。与此同时,义乌市场成交额也在过去一年的逆境中实现6.83个百分点的逆势增长,达到492.30亿元,其中,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381.81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9.6%。
在小商品出口方面,截至去年年底,义乌市场对欧盟出口增长22.3%,对美国出口的增幅,也从去年第一季度的负增长回升到年末的13.8%;而义乌对拉美和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也分别达到29%和25.4%。
在国家经济激励政策出台伊始,义乌信用指数在去年11月仍出现“探底”走势,主要是受国际国内经济总体下行大环境的影响。去年9月起银行业信贷政策预警性紧缩的滞后效应也在去年11月显现。义乌实体经济逐步走出逆境中的颓势,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的新政,更得益于义乌市委、市政府的未雨绸缪。早在去年三四月,义乌市委、市政府就敏锐地意识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,通过减免企业税费、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,“帮扶办”点对点为企业“输液”等举措,帮助企业渡难关、求提升。
金融杠杆助突围
在义乌市委、市政府强有力的监管、帮扶下,义乌实体经济活力正在恢复。义乌小商品市场群市场主体素质、消费维权、知识产权等分项指标也在持续改善。不过,义乌市场信用指数也显示,已连续3个月出现下跌的金融信贷指数在去年12月份首度跌破了80点关口,仅为79.93点,跌幅达到2.79%。
去年下半年起,各家商业银行对义乌企业的信贷投入总体持谨慎态度。10月、11月各家银行贷款额度均出现下降。在义乌市委、市政府再三点明银企之间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,大力倡导银行运用金融杠杆,帮助企业转型和渡过难关的背景下,去年12月义乌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净增43.42亿元。
实体经济回暖,并不意味着义乌经济发展从此一片坦途。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消的情况下,小商品市场群和中、小企业产业群这两大义乌经济核心群落,要率先转型提升、率先突出重围,仍须经受多重考验。当前,中、小企业想通过做精、做强主业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,最急需的无疑是资金支持。义乌市政府正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,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,引导民间资本投资,多渠道支持经济复苏。当然,各家商业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在义乌仍将放大:今年,义乌银行业将新增150亿元信贷资金,用于解决中、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。